复试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
图书情报硕士-444-《图书情报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考试内容包括《文献资源建设》、《情报信息检索》两门应用基础性课程。考试指导范围如下。
《文献资源建设》考试指导范围
一.考试目标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一门核心课程。作为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科目之一,《信息资源建设》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初步掌握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否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业务流程,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检验考生是否初步具备运用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信息资源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本科目考试要求达到:(1)弄清信息资源建设及其相关的概念;(2)初步掌握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3)了解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内容;(4)了解并初步掌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业务流程和基本方法;(5)了解并初步掌握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内容与方法;(6)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义、内涵、模式、实现途径和条件等。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信息资源建设概论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资源
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信息资源的定义
第二节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信息资源的类型、现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信息资源概念的演变、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第二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信息资源建设的支撑理论
系统理论、经济学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第二节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
信息资源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重要而神圣的使命、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资源建设既要重视“拥有”也要重视“存取”、信息资源共享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个过程
第三节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特色化原则、共建共享原则
第三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资源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概况、新的信息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第二节知识经济的兴起与信息资源建设
知识经济带来的知识信息需求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强大动力、知识信息需求的变化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知识产权制度与信息资源建设
知识产权制度及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积极影响、信息资源建设中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何平衡知识产权与图书馆所代表的公共利益的关系
第四节文献出版发行与信息资源建设
国外文献出版发行状况、我国文献出版发行状况、国内外文献出版发行状况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网上书店的兴起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第四章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第一节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基本问题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概念、作用、国内外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研究概况
第二节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文件的基本框架
国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文件的基本框架、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文件基本框架构想
第三节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内容
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图书馆任务的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现状与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确定、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规划、文献采访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各类型文献的选择标准、文献采访工作的组织、书刊交换与接受赠书政策、经费分配政策、藏书资源管理政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
第四节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
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原则、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程序、信息资源建设政策要定期修订
第五章文献采访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文献采访理论
中国古典文献采访理论、当代中国文献采访理论研究、国外选书理论
第二节各类型图书馆文献采访的特点与规律
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其他类型图书馆
第三节文献采访的方法和流程
文献采访中的书目信息、文献采访的方式与特点、文献采集的流程
第六章印刷型文献的采访
第一节图书采访
图书选择的标准、复本配置、图书采访的方法与程序、网上图书采购
第二节期刊采访
新的信息环境及其对期刊采访的影响、期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期刊采访的原则、标准
第三节文献的交换与赠送
文献交换与赠送的意义与作用、文献交换、文献赠送
第七章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第一节电子出版物的采访
电子出版物的界定及类型、电子出版物的采访原则、电子出版物的集团采购模式
第二节数据库建设
书目数据库建设、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数据库产品或服务的购买
第三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组成部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和方式、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第四节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的定义及类型、国内外开放存取的发展现状、图书馆对于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对策
第五节信息资源的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信息资源整合的原理、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
第八章馆藏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馆藏文献的组织与整理
馆藏文献组织整理的原理、馆藏文献组织整理活动的内容、馆藏文献组织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馆藏文献的布局与排列
馆藏文献的布局、馆藏文献的排列
第三节馆藏文献的复选与剔除
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原因与意义、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理论、馆藏文献剔除的标准
第四节数字馆藏的管理
数字馆藏的概念与特点、数字馆藏管理的含义、数字馆藏的安全管理
第五节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
馆藏信息资源评价的意义、馆藏信息资源评价的标准与方法、网络环境下的馆藏文献资源评价标准
第九章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第一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原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与内容
建设相对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形成覆盖面宽、利用便捷的书目信息网络;建立迅速高效的文献传递系统
第三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重要形式——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图书馆联盟的功能、图书馆联盟的类型与构建模式、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趋势、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十章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节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意义、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国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IFLA核心计划:UBCIM和UAP、国外文献资源建设协作计划、国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功范例
第三节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进展与问题
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历史进程、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
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结构模式、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实现条件
组织保障机制、法律和政策保障机制、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利益平衡机制技术和基础设施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
《情报信息检索》考试指导范围
一.考试目标
《情报信息检索》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一门核心课程。作为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情报信息检索》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初步掌握情报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演变,是否掌握情报检索的原理,是否掌握国内外重要的情报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检验考生是否初步具备情报检索的能力以及利用情报检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本科目考试要求达到:(1)弄清情报信息检索相关的概念;(2)初步掌握情报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3)了解情报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与技巧;(4)了解国内外重要信息检索工具与系统的检索方法;(5)了解并初步掌握不同类型信息的检索方法;;(6)了解并初步掌握情报检索评价理论与方法(7)学会利用各种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重要工具;(8)了解情报检索在科技查新等方面的应用。
三.考试内容
信息检索理论、信息检索方法与信息检索应用三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信息检索理论
要求考生了解信息检索的概念,了解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检索的演变,,了解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
一、信息检索的概念
1.广义的信息检索
2.狭义的信息检索
3.信息检索的种类
二、信息检索的原理与演变
1.信息检索原理的涵义
2.信息检索的原理
3.信息检索的演变
三、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
1.信息检索系统的物理结构
2.信息检索系统的逻辑结构
第二部分信息检索的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信息检索的技巧,了解国内外重要信息检索工具与系统的检索方法,了解不同类型信息的检索方法。
一、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1.布尔逻辑检索
2.邻近检索
3.短语检索
4.截词检索
二、信息检索的技巧
1.分析信息需求
2.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
3.确定检索点与检索词
4.正确构造检索式
5.及时调整检索策略
三、重要信息检索工具与系统
1.重要的中英文网络检索工具
2.国内重要的综合性信息检索系统
3.国外重要的综合性信息检索系统
4.国外重要的专业性书目信息检索系统
四、专题信息检索
1.专利信息检索
2.学位论文信息检索
3.会议论文信息检索
4.科技报告信息检索
第二部分信息检索的应用
要求考生了解网络信息评价的重要性,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重要工具,了解信息检索在科技查新中的应用。
一、网络信息的选择与评价
1.网络信息评价的主体
2.网络信息评价的客体
3.网络信息评价的方法
二、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重要工具
1.个人参考文献管理软件
2.问题回答类工具
3.自动翻译系统
三、信息检索的重要应用——科技查新
1.科技查新的定义
2.科技查新的作用
3.科技查新的基本程序
4.科技查新中的文献检索技巧
复试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文献资源建设约50分
情报信息检索约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